近年来,贵州省剑河县充分把握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的发展机遇,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将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升级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实现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农业农村部帮扶指导下,剑河县因地制宜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6.64万余亩,综合收益达6.64亿元以上,辐射带动农户2万余户增收,2023年成功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开展林地流转和林木收储面积5.96万亩,受益农户4970户,户均增收3.5万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打造华润希望小镇建设项目,2021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同时,剑河县按照“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做好“林下经济文章”。积极创建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2023年,累计完成林下经济经营及利用林地面积49.2万亩,带动近4万名群众增收。其中通过发展林下食用菌和林下中药材主导产业累计吸纳和带动上万名群众实现增收。二是做好“林中经济文章”。以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县”为目标,引导厦门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食用菌“一园三基地”实施技术改造,日产菌袋14万袋,日产鲜菇稳定在80吨以上,直接带动约500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达5000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