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连日来,剑河县岑松镇面对短时强降雨的风险挑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构建“责任落实、科技支撑、长效治理”的防汛体系。
健全“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夯实防汛根基。防汛重在未雨绸缪,核心在于压实责任链条、消除风险隐患。岑松镇通过“镇统筹、村落实、组盯守”三级联动机制,实现防汛工作全链条闭环管理。成立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与17个村(社区)签订责任书,明确包保领导、技术责任人、巡查员“三个责任人”。组织巡逻队对水库、堤坝等重点区域进行巡逻,切实将责任“网格化”。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对山洪沟实行“一河一策”“一点一专班”管理, 确保村民生命安全,不漏一户一人。实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机制,并建立隐患台账销号制度,整改老旧危房隐患,动态清零隐患,织密防控网络,筑牢工程防线。
构建“数字+实战”应急机制,提升应急效能。面对汛情险情,必须做到“预警早、反应快、处置准”。岑松镇通过科技赋能、队伍建设和协同作战,形成“平战结合”的快速反应体系。及时接收县气象局的气象信息报告、气象信息预警信号并共享数据,实时监测河道水位。运用无人机巡河技术,实现智慧监测预警全覆盖。在专业化救援力量建设上,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建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1支,明确各自职责。配备好救生衣、排水泵等装备并定期检查,确保物资“备得足、调得快、用得上”,确保灾情发生时队伍“30分钟集结到位、1小时开展处置”,实现抢险救灾“一盘棋”。
探索“防建结合”发展路径,巩固防汛成果。防汛工作既要立足当下抢险,更要着眼长远治本。岑松镇统筹推进生态治理和宣传教育,在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上争取资金实施修建河堤、生态护坡等治理工程。开展河道清洁行动,拆除河边违建,清理河道垃圾,保障行洪畅通。在提升防灾意识上,依托“宣传+演练”的模式,开展“防汛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微信群、村级大喇叭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在赶集日进行防汛减灾宣传,发放应急手册百余份。定期举行防汛综合演练,重点针对水域救援、伤员转运等项目,模拟夜间转移、孤岛救援等场景。
岑松镇通过织密责任网、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逐步构建起“防救结合、标本兼治”的防汛体系。下一步,岑松镇将聚焦智慧防汛提档升级、生态治理深化拓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堤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