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剑河县太拥镇柳落村林下淫羊藿种植基地,层层林荫筛下斑驳细碎的阳光,20%的透光率正好为淫羊藿撑起一把“天然凉伞”。放眼望去,一垄垄翠绿随风翻浪,30余名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弯腰、轻剪、装袋,动作一气呵成,不到半天,百余袋鲜叶便整齐码放在林间临时集散点,空气里满是沁人心脾的药草清香。
“我们淫羊藿种植基地正在进行第一批采收,按目前的采收情况,我们整个产业发展形势很好,态势也很足!”柳落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祥抹去额头的汗珠,笑得爽朗。“今天预计采收400公斤鲜叶,按订单价每斤30元计算,这一天就能有2.4万元收入!”去年首批栽下的300亩淫羊藿今年正式进入盛产期,预计全年可产鲜叶10000余斤,总产值突破30万元。
“零工120元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谁不乐意来?”村民杨昌英一边熟练地剪下嫩梢,一边算起“幸福账”。自7月底开镰以来,基地每天用工30至40人。
按照药企技术指导要求,基地将采摘方式从“一次性集中采”改为“分批择梢采”,既保证了植株通风透光,又能让剩余枝叶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为下一轮新芽积蓄养分。“抽检时,我们的淫羊藿苷含量达到10%,远超药典标准,这和科学晚采密不可分。”贵州凯粤药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周勇成现场取样后给出肯定评价,科学晚采不仅没有造成折耗,反而大大提升了药材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太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舒俊蛟介绍,柳落村淫羊藿基地采取“药企+技术服务+合作社+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已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下一步,太拥镇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培训,深耕林下经济产业,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精心培育天南星、淫羊藿、知母、苍术、黄精、钩藤、天麻等林下中药材,让片片绿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