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3-961734 | 成文日期 | 2023-04-23 |
文号 | 发布时间 | 2023-04-23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关于印发《南加镇2023年粮食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一、总体要求
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方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加快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水平。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 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
二、主要目标
坚决完成县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2023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66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 0.928万亩以上,扩大大豆播种面积 0.06万亩,坚持把产量不下降、力争有增产作为中心任务,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0.49万吨以上。为指导全镇大面积粮食增产,我镇创办党政领导粮食高产示范点9个,地点分别是:新柳村、新台村、柳基村、九旁村、青龙村、展牙村、联明村、塘流村、格里村,各个示范点面积300亩。明确了包片领导负责责任片区粮食生产工作,驻村干部负责统筹调度,由村“两委”负责宣传和动员群众种植,确保我镇粮食生产有序生产。
三、重点工作
(一)落实粮食生产责任。为压实粮食生产责任,镇政府将与各村签订粮食大豆生产目标责任状。各村要严格围绕镇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主要时段、重要节点,将粮食大豆生产计划落实到村组,具体到粮食种类,面积落实到田块。请各村于2023年3月29日前将本村粮食生产落实台账报镇农业服务中心备案。
(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各村要抢抓农时和有利天气,加快春耕春播进度,推动实现满栽满种。积极推广良田高效耕作制度,提高粮食复种指数,确保我镇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6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0.928万亩以上。同时,要全面摸清撂荒耕地底数,分类施策撂荒耕地恢复生产;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政策措施,认真落实撂荒地种植主体;引导土地规范流转,坚决杜绝耕地撂荒。严格耕地用途管控,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等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用于粮食生产,对于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开展处置。
(三)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各村要结合实际筛选确定粮食主导品种,推介主推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水稻一般选用生育期适中、抗性较好、株叶形态紧凑的品种; 玉米选择抗性好、株行紧凑品种;马铃薯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强 的品种;大豆选用高产、耐荫、抗倒伏品种。“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农艺农机结合、机械化生产等粮食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进一步探索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服务模式,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四)筑牢粮食生产基础。各村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0〕2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摸清“非粮化” 耕地底数。要采取有效措施,分类稳妥处置,坚决遏制“非粮化”增量问题。要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控,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进一步加大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情况监管,防止“非粮化”倾向。
(五)积极做好防灾减灾。严格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责任和措施,按照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的要求,突出抓好水稻“两迁” 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小地老虎、蚜虫、金龟子、大豆豆荚螟、大豆天蛾、斜纹夜蛾、大豆根腐病、锈病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主要粮食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洪涝、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监测,多途径、多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指导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切实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
(六)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推广优质粮食品种,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通过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加大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示范,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技术推广,提高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
(七)强化基础设施装备配套。2021年-2022年我镇完成2254.1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同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创新投入模式,在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指标,鼓励各村多渠道增加投入,引导社会和金融资金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加大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灌溉管网等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排涝工程,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提高耕地有效灌溉率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耕地平整、机耕道扩宽等方式提升耕地宜机化水平。
(八)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补贴、农机具 购置补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落实和提前做好实际种粮补贴摸底调查统计,以便补贴准确无误落实在实际种粮农民手中,充分发挥好各项种粮扶持政策的激励效应,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镇顺利完成粮食生产,经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决定,特成立南加镇2022年农村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刘晓东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黄良吉 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成 员:殷芳超 镇党政办负责人
龙剑平 镇财政所负责人
陈玉泉 镇纪委专职监察员
欧国丹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郭 宇 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杨 磊 镇水利站负责人
龙 伟 镇科宣中心负责人
胡英鑫 镇自然资源所所长
潘承豪 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
吴 杰 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姜政能 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员
杨林加 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员
唐才广 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员
各村(社区)支书、主任、副主任、驻村干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镇农业服务中心,黄良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欧国丹同志兼任办公室负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唐才广同志负责粮食高产示范技术指导工作。
(二)强化工作调度。严格执行粮食生产半月调度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全面客观真实反映生产形势。调度情况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汇总后报镇人民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重大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各村年底前将全年粮食生产情况以专报形式报镇人民政府。
(三)严格督查考核。将 2023 年粮食生产纳入镇政府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不定期对各村工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任务落实不明、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通报、约谈,问题严重的予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