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镇属各工作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镇农村厕所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树造美丽乡村形象、提升农村宜居水平,切实让农村生活质量提速增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按照“因地制宜,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先建后补”的原则,强化扶持,广泛发动,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社会化,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和卫生习惯,积极推广“散户改厕十生态庭院(水冲式旱厕、旱厕)和集中处理十大田回用(水冲式厕所)”改厕模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目标任务
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以上为目标,问题户厕整改达100%。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等方式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建,动员群众将户外厕所退街、进院、入室,鼓励厕所粪尿经处理后引入田、园、果作肥料消纳,消除简陋旱厕,在全镇推行水冲式厕所或无臭味性旱厕。2022年新建(改)户厕290户,新建农村卫生公厕3座。
三、实施内容、流程、标准
(一)实施内容及模式
1.散户改厕+生态庭院模式:针对我镇海拔落差大,居住分散,季节性缺水严重,局部地区供水困难等问题,根据“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户周边的小菜园小果园,采用散户改厕+庭院消纳的模式,实现粪污不出户、粪污不出村。散户厕所改造技术、产品包括:①传统旱厕改造:厕屋改造,堵臭遮污开合蹬便器、贮粪池;②节水型水厕:节水便器+三格化粪池;③雨水回用型水厕:雨水过滤装置+收储系统+三格化粪池。旱厕粪污经堆肥处理实现无害化后,就地利用小菜园进行农用;水厕粪污通过布水系统,采用滴灌或渗灌的方式进入小菜园或小果园进行消纳利用。主要特点:一是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使用习惯合理选择改厕技术;二是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群众意愿;三是进行节水型户厕和雨水回用型户厕改造:四是结合生态庭院灌溉,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结构示意
2.集中处理+大田回用模式:①厕所改造工程:新建厕屋,便器,水箱,洗手池;②配套排污管网建设;③无动力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沉砂井,格栅井,生化池,排水管网;大田回用:粪污农田利用系统。主要特点:结合独特的地势优势,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就地回用技术、设备进行统一处理。既有效的缓解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节省了粪污转运成本,减轻群众生活压力,建立“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模式。
3.农村公厕: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在群众居住较为集中或人员较为密集的活动室、操场等地如需进行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公厕用地由村“两委”负责统筹协调,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二)实施流程.
农村厕所建设改造项目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实行备案制管理。
1.农村户用厕所自建:召开村民动员会→农户申请→村“两委”审核→乡镇(街道)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农村户用厕所统建:召开村民动员会→农户申请→村“两委”审核→乡镇(街道)审批→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签订施工协议→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3.农村公厕:召开村“两委”会议→落实建设改造用地→规划设计→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签施工协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三)实施标准
1.技术标准:(1)农村户用厕所:建设改造统一采用砖、石浆砌墙,使用面积不低于2.25平方米,墙面砖砌或木制,高度不低于1.8米,不高于2米,砖砌内墙涂料粉刷、木制墙面光滑整洁、混凝土浇底,具备门、窗设施。水冲式厕所、水冲式旱厕配备水箱、便盆,户外建设改厕的农户需盖瓦或混凝土封顶,确保厕所透风、不漏雨、通水、通电。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新建改造户设置洗手盆、淋浴器、瓷砖,提倡因地制宜适当加大使用面积,一次建设改造终身受益。化粪池必安装排气管。洗涤、洗刷污水与冲厕水必需分离,不能混入化粪池。化粪池的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容积比宜为2:1:3。进粪管应内壁光滑,内径不应小于100mm,应避免拐弯,减少管道长度。进粪管铺设坡度不宜小于20%,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应和便器排便孔密封紧固连接;水平距离大于3m时,应适当增加铺设坡度。过粪管应内壁光滑,内径不应小于100mm,设置成倒L形或1形。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距池底高度应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3.过粪管上沿距池顶不宜小于100mm,第二池至第三池的过粪管入口距池底高度应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2.过粪管上沿距池顶不宜小于100mm,两个过粪管应交错设置。排气管应安装在第一池,内径不宜小于100mm。靠墙固定安装,外观应和住房建筑协调,应高于户厕屋檐或围墙墙头500mm,当设置在其他隐蔽部位时,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m。排气管顶部应加装伞状防雨帽或T形三通。三格化粪池顶部应设置清渣口和清粪口.直径不应小于200mm,第三池清粪口可根据清掏方式适当扩大。清渣口和清粪口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00mm,化粪池顶部有覆土时应加装井简。三格化粪池清渣口和清粪口应加盖,清渣口或清粪口大于250mm时,口盖应有锁闭或防坠装置。三格化粪池容积以表1要求计算:
表1三格化粪池有效容积表
厕所使用人数/人 |
≦3 |
4-6 |
7-9 |
有效容积设置/m2 |
≧1.5 |
≧2 |
≧2.5 |
(2)农村公厕:每个公厕男、女蹲位不得超过3个,男、女洗手盆各1个,男厕尿槽不得超过2个,采用砖混砌墙、厕顶盖瓦,同时配套建设无动力粪尿处理设施(大三格化粪池)。化粪池必安装排气管。
2.补助标准:按照先建后补的方式。①新建改户厕:由受益群众自筹资金采购砖、瓦、砂石材料、水箱、便盆等设施、设备和原材料,并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拆除原有旱厕后,农村新建改户用厕所(包括水冲式厕所、水冲式旱厕、旱厕)每户补助2000元;②农村卫生公共厕所:农村公厕及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每个补助6万元;③问题户厕整改:整改化粪池、粪污处理每户补助1000元,厕屋、厕具、门窗、水电维修每户补助500元。
四、时间安排
(一)部署阶段(2022年3月底前)。成立镇、村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开展动员部署,完成摸底调查,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
(二)前期阶段(2022年4底前)。建立“一户一厕一档一表”。
(三)建设阶段(2022年5月-11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抓好质量、进度管理,11月底前全面完工。
(四)验收阶段(2022年12月底前)。组织项目验收,抓好资金拨付和管理移交等后续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社区)、镇属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对于提升全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促进乡村文明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农村公厕改造的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二)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各村(社区)是厕所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认真结合本辖区目标任务和各村实际,明确厕所建设管理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如期完成建设任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统筹指导推进农村厕所建设和管理;镇财政所负责厕所建设和管理补助资金的筹措和落实;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做好传统村落改厕工作的指导,加快推进传统村落改厕工作;镇创卫办公室协助做好全镇厕所建设管理和农村改厕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和效果监测等工作。
(三)加强监管,强化考核。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列入到相关部门及各村(社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完成较好,体制机制创新有新进展、新突破的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对农村“厕所革命”进展不快、问题较多的村,限期督促整改。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村级广播、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告栏等平台,大力宣传农村厕所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农村群众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改变农村群众卫生观念和原有生活习惯,引导群众自觉树立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