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焕新有 “秘方”!太拥镇党建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苗寨焕新有 “秘方”!太拥镇党建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 字体:

村委会旁的国旗下,党员正戴着红袖章分拣垃圾,江边的公示栏前,村民围着党员责任区讨论庭院改造方案……2025年,剑河县太拥镇以党建为“指挥棒”,紧扣“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主线,将“两清两改两治理”融入苗乡肌理,让青山绿水间处处涌动着和美乡村的新春光。

一、党旗插在一线,激活治理 “红色引擎”

镇党委牵头成立乡村焕新专班,15个村党支部变身先锋队,在柳开村试点党员包片联户制——每个党员既要管好自家 “一亩三分地”,还要带动 5-10 户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我们把主题党日搬到河边地头,上个月党员带领群众清了2公里河道,捞出的垃圾能装满3辆小三轮车!”柳开村支书田井辉指着清澈见底的河面,水中倒映着党员群众的治理身影。

在半溪村,党支部创新 “党建 + 积分” 模式,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参与公益劳动可兑换盐巴、肥皂等生活用品。党员吴荣军主动把自家木楼改造成治理样板间,庭院栽花、死角清理每一件小事都体现了真正把治理贯彻落实:党员就得带这个头,让老传统和新环境碰出火花!

二、党群拧成一股绳,绘就人居美颜画卷

沿着步道走进昂英村,党员先锋栏格外醒目:一面贴满环境整治前后对比照,一面记录着村民提出的各类治理 “金点子”。“我们村的志愿者监督队可厉害,哪家厕所没改好、柴垛没码齐,宣传员杨晓艳带着姐妹们直接上门挑刺!” 村支书陆文笑着说,在党员带动下,2025年已完成16户厕所改造,90% 的庭院保证干净整洁无杂物,并善于利用旧木盆、破陶罐等昔日废品变成了现今最抢手的 "栽花神器"。

江畔,党员群众护河队的橙色救生衣格外亮眼。他们不仅定期巡查河道,还自发安装好救生用品存放箱。“护林员杨玉香巡河时,总爱说上两句:“现在小娃娃都会用矿泉水瓶装河水测水质,比我们当年讲究多咯!”


三、文明风吹进山坳,涵养乡村 “内在气质

在拆危治乱现场,党员带头拆除自家废弃牛棚;在新建的文化站里,村民志愿者用苗绣、银饰讲述生态保护的老传统……太拥镇把治理过程变成文明培育现场,让“外在美”与“内在美”同频共振。

最动人的变化藏在细节里:乌连村的村级文化栏不再是简单的标语,而是群众手绘的治理蓝图、美丽家乡手抄报,每处场景都藏着爱护环境的美好愿景;翁王村的院坝会上,村支书用苗语宣讲政策时,总不忘加上一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金饭碗!”

从党员带头干到群众主动干,从环境一时美到文明持久美,太拥镇正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让“两清两改两治理” 不仅改出了村庄的颜值,更治出了村民的心气。这幅由党群共同绘制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苗岭深处徐徐展开,每一笔都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斗。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