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阿莎街道2024年职业教育技能学历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仰阿莎街道2024年职业教育技能学历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4-03-25 15:47 字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相关人员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实现“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富裕”,促进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快提升,按照《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剑河县职业教育技能学历双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府办函〔2022〕53号剑河县2024年度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计划,结合我街道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各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协同联动的技能学历双提升教育培训体系。在2024年完成全街道办15-59岁未上学劳动者接受“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任务450人,确保全街道15-59岁未上学劳动者按要求全面接受非全日制教育并获结业证书。

二、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

为确保我街道职业教育技能学历双提升工作取得实效,特成立剑河县仰阿莎街道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张吉伍街道党工委书记

周文能街道党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

副组长周承超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张学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袁荣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刘永兴县公安局副局长、革东派出所所长

龙昌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街道人武部部长、办事处副主任

            杨昌茂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欧艳强街道政法委员

街道纪工委主任

龙胜昌 街道办党政办负责人

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

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金长福街道办司法所所长

姜玉久街道办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

石兵远街道办综治中心副主任

彭祖彬街道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各村社区乡村振兴工作队、村(社区)两委”成员包村干部、小学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由龙昌三兼任办公室主任,姜智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职责分工

县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教育办、各村社区)两委和各小学结合村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培训对象需求,细化工作任务及分工,学历提升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学历技能文化读本编写、技能学历测试、培训学员的动员宣传、学籍建立、课程教学组织与考核发证及各类数据的统计、上报。

街道各村社区)两委结合村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培训对象需求,组织动员本村15-59岁“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同时,按照县公安局提供的摸排情况,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未接受教育群众的实际人员和技能提升需求进行精准摸排,按照下达培训任务数锁定本村参加培训人员,填报培训学员花名册,收集参加培训学员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标准相片、户口本复印件(户口本首页、户主所在页、学员本人页),进一步摸清此类人员居住、务工、身体状况、培训需求等情况,按年度细化任务、建立台账、明确对象、实地培训选点,分类、分期召集群众参与培训并做好基本设备配备及后勤服务等工作。20242月前,按照县级任务分解人数动员共计292人接受非全日制教育。

街道办司法所:负责组织各村开展辖区内学员以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行动为主题的政策、法律等知识宣讲工作,营造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根据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行动工作开展内容,制定各项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积极向上争取培训经费及专项补助,有力推进该项行动有序落地。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根据各村社区的培训需求,提供专业课程设置支撑,联系专业技术人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好实操培训工作。

县中等职业学校:在县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制定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学籍注册管理办法和各类技能培训计划,配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服务工作。

各中小学:街道办为单位,按照街道办学校布局,做好任务分解,压实教师责任,制定教学计划,深入村寨点对15-59周岁培训对象开展文化授课,开展学员档案建设及文化考核。

三、培训对象和目标任务

培训对象街道办15-59周岁未入学劳动者2022年和2023年学员除外

目标任务各小学、县职校要在夯实 2023 年学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2024 年工作任务。根据《黔东南州教育局关于做好 2024 年黔东南州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的通知》要求,2024年完成本街道办15-59 岁未上学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任务292人,让接受培训的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掌握一至两门劳动技能,提升全县人 均受教育年限和职业教育水平。

序号

2024年培训任务数

文化课培训学校

1

展架村

35

城关三小

2

革东寨村

20

城关三小

10

城东社区

12

城关三小

3

街上村

23

城关一小

4

源江村

27

城关一小

12

城北社区

20

城关一小

5

大搞午村

24

城关二小

6

小稿午村

22

城关二小

7

方家村

20

城关四小

11

城西社区

30

城关四小

8

川洞村

28

城关五小

9

寨章村

31

城关五小

合计

292

、具体措施

(一)开展文化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一是仰阿莎街道办事处牵头县职校统筹技能课培训,组织中小学教师、畜牧、农业、林业 技术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开展文化、政策、法律等知识培训工作。针对15—5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但文化素质较低的未上过学劳动者,依托各村教学点,广泛发动辖区小学教师、驻村干部等,开设通识文化课程,对学员进行读、写、算等教育培训,使他们能认识生活中的常用汉字,会写日常使用便条,掌握基本文化常识,提高融入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是根据仰阿莎街道实际,结合当地开展文化知识培训情况和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

(二)强化政策法规学习运用。加强对乡村振兴各项方针政策的培训,特别持续加强对与脱贫群众息息相关的就医资助、务工、子女就学等强农惠农政策宣讲将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网络诈骗、劳动权益、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律法规纳入各类长训短培内容,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升学员通过法律手段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持续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做好精准摸排。各村(社区)于2月旬完成2024年度学员摸排名单、报读专业意向表填报工作,并及时报送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姜智处

)规范学员档案建设。由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建立培训学员档案(一员一档),学员分班名单、班级情况登记表、班级学生花名册、任课教师安排表等资料,并由各小学收集开班公示、教材发放登记表、培训学习课程表、学员签到表、培训简报等资料归档。

)强化督导调度。仰阿莎街道属各办(站、所、中心)、各小学要在第一季度末要实现2024年目标培训任务完成20%的文化课培训,第二季度完成50%,第三季度完成80%,直至11月底全面完成2024年培训目标。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调度、完善、总结开展情况。自2024年1月起将采取月报制度,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要明确专人于每月18日前把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县专班。

、实施步骤

(一)情况摸底阶段(2024年1月至2024年2月)。村(社区)核对公安系统提供的对辖区15-59周岁未上过学的劳动力户籍信息,建立15-59周岁未上过学的劳动力信息台账,完善居住地点、务工地点、联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等信息。及时收集学员户口本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寸彩色标准相(电子版)等资料。并将《剑河县2024年度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学员信息摸排登记表》上报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4年3月)。仰阿莎街道召开工作部署会,对培训工作进行安排,各村(社区)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各学校落实文化课程培训教师名单。各村(社区)要从已建立的15—59周岁低学历劳动人口台账中,明确今年培训对象,建立培训台账,完成培训班级组建和培训教学点挂牌。

(三)集中培训阶段(2024年4月至11月)。组织小学校教师仰阿莎街道干部、驻村干部、科技人员等,通过教学点,依托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文化和技能课教材,为15至59周岁低学历劳动人口教授基本知识、宣讲基本政策、传授基本技能。既要保障集中培训的课时,又要利用小喇叭、制作宣传标语、走村串户宣讲等多种途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四)培训总结阶段(2024年12月)。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要严格按照《贵州省2024年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年终考核评估细则》《黔东南州督查问题分解任务表》对标对表开展培训总结,结合本年度培训活动实际,认真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并及时归档

、培训工作流程

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教育教学分为通识文化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习等3个主要环节,总课时不低于560学时

完善班级组织。各村社区要明确党组织书记为各班管理班主任(负责学员管理和召集),教学班主任为小学或县职校的教师担任形成双班主任制。充分通过院坝会、田坎会、小组会等形式宣传引导学员积极参与融入学习协同配合全力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文化课程培训。仰阿莎街道组织小学校教师、街道办干部、驻村干部等到教学点集中开展线下培训,按时完成文化课程培训,并达到培训规定的180学时(面授60学时、线上学习60学时、自学60课时)要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全街道学员由县职校统一录入中等职业教育非全日制招生系统,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文化知识培训情况和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由仰阿莎街道、县职校等部门组织培训专家及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达到培训规定的180学时(技能课面授60学时、线上学习60学时、自学60学时)要求。

(四)颁发毕业证书。完成文化课程培训180学时和专业课程培训180学时及实习实践200学时,总计560学时并成绩达到合格的学员,由县职校颁发非全日制中职毕业证书,并根据学员需求引导获得相关技能证书。

(五)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由各小学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每班每月集中授课2次,每次集中授课2天(16学时),采取面授、自学及线上培训相结合,自学课时原则上不少于集中授课课时,自学课时和线上教学课时由县职校确定,总时长不低于360学时。完成规定作业(实操),通过课程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毕业证书。相关课程资源学员可在线注册,通过PC端、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多终端实现平台获取相关课程资源。

、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统筹。各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各小学要将教师参与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要制定课程计划,安排好课程内容,各部门要把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二)落实包保责任。各小学要落实包保责任制,学校班子成员包,教师包班,并明确包保工作职责,按时按量完成培训任务及资料收集。

(三)营造宣传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引导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对象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要通过信息、简报等方式,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进展情况。要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言。

(四)强化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督查。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及时推广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确保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取得预期效应。严格执行工作推进通报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实时进行通报。各小学要明确人员具体负责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信息报送。

(五)重视资料收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做好教学培训资料的收集与图片的采集,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学员的学习档案,收集学员培训学习签到表、教师上课课表、讲稿、培训图片等培训佐证资料。每次培训要安排专人及时撰写培训简报进行宣传报道,并报剑河县三中基础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