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知识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要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8-30 来源信息:县卫生健康局
答: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眼部分泌物传播,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2.“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病毒感染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 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答:“红眼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结合其发病特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发病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居家隔离措施,在痊愈前不要外出,不要接触未发病的家人。 2.家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特别是不要沾染到患者的眼部分泌物。 3.保证饮食和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眼部疲劳,避免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4.学校/病家指导消毒。(1)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2)物体表面: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座椅桌面、水龙头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1:60浓度的84消毒液喷洒。(3)学校进行每日一次重点部位消毒,对办公室、教室、寝室等区域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对课桌、门把手、墙面、走廊、过道、体育器材等进行擦拭消毒。保持办公室、教室、寝室每日3次以上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 5.预防及减少传播的措施。(1)注意个人眼睛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睛的卫生习惯,个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并做好高温消毒,避免交叉感染。(2)若家庭有病患,所有用具应消毒处理并单独使用,特别是毛巾应煮沸消毒,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3)患者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应居家隔离治疗,休息10天,待痊愈后方可复工复学。(4)游泳池、浴室、幼托机构、住宿制学校等重点场所对集中管理的毛巾应加大悬挂间隔,避免毛巾相互接触,同时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治疗要点有哪些? 答:(一)口服药:银翘片、银翘解毒丸。 (二)布局用药: 1.阿昔洛韦滴眼液,一天3-6次; 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期用),一天3次。 (三)局部处理: 1.早期处理(发病1-4天内)冷敷。 2.后期处理(发病4天以后)热敷。 注:(1)滴眼液使用方法。在用药前做好双手卫生,滴眼药水时要抬头,手翻下眼皮,眼球向上,药滴在眼下方,滴药进去后保持抬头,先滴阿昔洛韦滴眼液后闭眼休息5分钟后再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冷(热)敷方法。冷敷:用保鲜袋装经过制冷的饮用水后直接敷于眼部,一天四次;热敷用保鲜袋装温水,后直接敷于眼部,一天四次。 (四)症状重者: 1.及时到医院就诊。 2.必要时加中医治疗:如针灸、放血、口服中药等治疗。 总之,“红眼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症状轻,愈后效果好,广大群众不必恐慌,出现症状后及时规范就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