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剑河县积极抢抓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医疗“组团式”帮扶机遇,持续提升县域龙头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建制度,促医院精细管理。推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治院兴院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干部职工学历提升激励办法》等14项制度,解决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254个,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二是定方向,明确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根据剑河县域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及疾病谱,制定“一县一方案”,确保大病不出县。通过帮扶,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27%,门急诊诊疗人次与帮扶前相比增长5.44%,出院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4.6%,药占比比帮扶前下降4.40%,手术总例数较上年同期增长6.3%,三四级手术较上年同期增长18.07%,员工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逐年提升。三是抓提升,促党建业务更加融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党建助推学科、人才、诊疗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强。
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抓学科建设,促医疗质量提升。在全州四个重点帮扶县率先完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创建,成功申报心内科和产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开展鸟巢式护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新项目、新技术79项,建成全州首个县级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取得“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授牌,在多个领域实现县域“零”的突破。二是抓项目建设,强内生动力。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866万元,用于传染病区附属配套设施(一期)建设、医疗设备配置及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是抓基层建设,促资源扩容。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投入资金620万元,建成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充实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0名,新增设备设施12种、科室7个、诊疗病种56种,对周边卫生院开展心肺复苏技能、胸痛相关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共6次,覆盖区域影响力逐步增大。
三、建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筑牢医疗服务能力网底。一是重人才培养,变“输血”为“造血”。聚焦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及手术带教、查房、培训讲座等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完成师带徒2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取得正高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5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二是强化专家交流帮扶。2023年共派帮扶专家16名,其中驻点帮扶10名,柔性帮扶6名,目前在院驻点帮扶专家5名,选派22名医务人员前往广东佛山医院进修学习。三是补弱项,推进业务技能提升。重点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累计开展培训162次,共培训7460人次,参加疑难病例讨论103次,开展手术480例,专家查房861次,技术示教196次,远程会诊17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