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1.补贴对象:对脱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易地搬迁人员(简称“三类人员”)就业帮扶。对16周岁以上有劳动力的三类人员,首次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户籍所在县外省内、省外稳定就业达6个月以上,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2.补贴标准:县外省内每人500元,省外每人1000元。
3.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4.补贴申请流程:由个人向属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提交《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外出求职创业证明原件(6个月收入证明,如工资单、 银行流水登记、企业出具收入证明等之一)、有组织输出证明原件:(①人社部门集中输出花名册等资料;②村级出具有组织外出务工证明;③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主体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④劳务经纪人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⑤培训机构提供的农民全员培训就业人员名单;⑥校校、校企签订培训就业协议;⑦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岗位提供的岗位推荐证明;⑧其他输出方式证明材料。以上 8 类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二、自主创业补贴
1.补贴对象:对2020年1月1日以来,“三类人员”劳动力在剑河县域内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且带动就业2人以上就业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自主创业补贴。
2.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5000元自主创业补贴。
3.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4.补贴申请流程:由个人向属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自主创业补贴申请表》、身份证或户口册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创业场所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明细账(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三、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1.补贴对象:2020年1月1日以来,租用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经营场地创业,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费用减免的“三类人员”劳动力给予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2.补贴标准:给予每月500元场租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500元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3.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4.补贴申请流程:由个人向属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请表》、身份证或户口册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创业场所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四、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1.认定条件: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2.补贴对象: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或企业。
3.认定材料:户口本或居住证、登记失业的《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
4.补贴标准:对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其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
5.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6.补贴申请流程: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填写《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符合条件人员名单、《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明细账(单)、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五、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1.认定条件: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是指除与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领取各类营业执照、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以外,以个人或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形式非全日制、临时性等弹性工作方式,通过为社会提供劳动获得报酬的就业形式。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其余人员最长累计不超过3年。
2.补贴对象:就业困难人员个人。
3.认定材料:户口本或居住证、登记失业的《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
4.补贴标准:对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三类人员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期实际缴费的2/3(不含单位缴纳社保部分)。
5.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6.补贴申请流程:由个人向属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贵州省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证明表》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身份证或户口册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需要显示有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以及就业登记的相关信息,无相关登记信息不得申请)、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明细账(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六、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
1.认定条件: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2.认定材料:身份证或户口本、《毕业证书》。
3.补贴对象、标准: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范围为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应缴纳部分)。
4.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5.补贴申请流程:由用人单位向属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符合条件人员名单、《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出具的《贵州省社会保险基金专用收据》、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七、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1.认定条件: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2.认定材料:身份证或户口本、《毕业证书》。
3.补贴对象、标准: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自己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补贴范围为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高校毕业生个人缴纳的部分。
4.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5.补贴申请流程:由高校毕业生向属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就业证明、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出具的《贵州省社会保险基金专用收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八、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
1.补贴对象:2019年1月1日起吸纳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的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
2.补贴标准:每吸纳1名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800元的一次性补贴。
3.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4.补提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
填写《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申请表》,并提供①符合人员名单;②《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③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④《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⑤《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⑥单位发放工资册及收入证明复印件(当年连续稳岗3个月以上且收入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⑦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九、吸纳三类人员劳动力稳定就业补贴
1.补贴对象: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就业帮扶车间、小微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每吸纳1名三类人员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生产经营性主体。
2.补贴标准:每吸纳1名三类人员劳动力,按规定给予每人500元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
3.申报期限:2022年12月30日前。
4.补贴申请流程:吸纳三类人员劳动力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填写《吸纳三类人员劳动力补贴申请表》,并提供①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②小微企办出具的小型企业证明;③吸纳三类人员劳动力就业人员名单及个人身份证复印件;④《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⑤《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⑥工资册及收入证明复印件(当年连续稳岗3个月以上);⑦生产经营主体在银行开户的基本账户。
十、稳岗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
1.补贴对象:2022年1月1日以来16周岁以上“三类人员”劳动力跨省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及以上(已经享受返岗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除外),补助400人。
2.补贴标准:每人5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
3.补贴申报时间:2022年1月1日起(先报先得,满额为止)。
4.补贴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由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属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提交《稳岗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2022年以来就业证明原件(3个月收入证明,如工资发放清册、工资发放银行流水、企业出具收入证明、社保或工伤保险证明等之一,能真实有效证明稳岗就业情况);有组织输出证明原件(①人社部门集中输出花名册等资料;②村级出具有组织外出务工证明;③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主体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④劳务经纪人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⑤培训机构提供的农民全员培训就业人员名单;⑥校校、校企签订培训就业协议;⑦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岗位提供的岗位推荐证明;⑧其他输出方式证明材料。以上8类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十一、输出到广东省其他地区稳岗就业补助
1.补贴对象:2022年1月1日以来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广东省其他地区(佛山市除外)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本县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补助600人。
2.补贴标准:每人500元一次性稳岗就业补助。
3.补贴申报时间:2022年1月1日起(先报先得,满额为止)。
4.补贴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由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属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提交《输出稳岗就业补助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2022年以来就业证明原件(3个月收入证明,如工资发放清册、工资发放银行流水、企业出具收入证明、社保或工伤保险证明等之一,能真实有效证明稳岗就业情况);有组织输出证明原件(①人社部门集中输出花名册等资料;②村级出具有组织外出务工证明;③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主体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④劳务经纪人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⑤培训机构提供的农民全员培训就业人员名单;⑥校校、校企签订培训就业协议;⑦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岗位提供的岗位推荐证明;⑧其他输出方式证明材料。以上8类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十二、输出到广东省佛山市稳岗就业补助
1.补贴对象:2022年1月1日以来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广东省佛山市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本县农村劳动力,补助200人。
2.补贴标准:每人2000元一次性稳岗就业补助。
3.补贴申报时间:2022年1月1日起(先报先得,满额为止)。
4.补贴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由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属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提交《输出稳岗就业补助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2022年以来就业证明原件(3个月收入证明,如工资发放清册、工资发放银行流水、企业出具收入证明、社保或工伤保险证明等之一,能真实有效证明稳岗就业情况);有组织输出证明原件(①人社部门集中输出花名册等资料;②村级出具有组织外出务工证明;③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主体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④劳务经纪人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⑤培训机构提供的农民全员培训就业人员名单;⑥校校、校企签订培训就业协议;⑦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岗位提供的岗位推荐证明;⑧其他输出方式证明材料。以上8类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十三、输出到其他地区稳岗就业补助
1.补贴对象:2022年1月1日以来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其他地区(广东、贵州除外)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本县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补助300人。
2.补贴标准:每人500元一次性稳岗就业补助。
3.补贴申报时间:2022年1月1日起(先报先得,满额为止)。
4.补贴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由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属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提交《输出稳岗就业补助申请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2022年以来就业证明原件(3个月收入证明,如工资发放清册、工资发放银行流水、企业出具收入证明、社保或工伤保险证明等之一,能真实有效证明稳岗就业情况);有组织输出证明原件(①人社部门集中输出花名册等资料;②村级出具有组织外出务工证明;③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主体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④劳务经纪人提供的组织输出证明;⑤培训机构提供的农民全员培训就业人员名单;⑥校校、校企签订培训就业协议;⑦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点)岗位提供的岗位推荐证明;⑧其他输出方式证明材料。以上8类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折)复印件。
十四、技能证书直补政策
(一)补贴对象及标准:
1.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直补 。各类城乡劳动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起 12 个月内,在居住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领补贴,初级工证书 600 元、中级工证书 900 元、高级工证书 1200 元。
2.机动车驾驶证直补。对建档立卡脱贫户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取得B2以上机动车驾驶证的,自取得证书起 12 个月内,可到居住地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证书直补,补贴标准为 1500 元。
3.其他证书直补。劳动者初次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保安员证》《农机驾驶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以及住建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种行业操作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合格证》等,按照 600 元/人标准申请补贴。
(二)补贴申报时间:自取得证书起 12 个月内。
(三)补贴申请所需材料:
1.《黔东南州劳动者技能提升补贴申请表》一份
2.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审核原件,收复印件一份;
3.本人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种作业 操作证》《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保安员证》《建筑施工特种行业操作证》《农机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审核原件,收复印件一份;
4.本人的贵州省内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或存折复印件一份;
十五、技能培训政策
我县结合市场用工需求以及培训意愿和县内主导产业,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免费开展多样就业技能培训,满足县内企业、就业帮扶车间生产实际需要,同时也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