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3-2755397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8-04-27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剑河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及脱盲再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剑府办发〔2018〕17号)政策解读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剑河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及脱盲再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剑府办发〔2018〕17号)政策解读
字号:

(一)出台背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脱盲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基发〔2018〕39号)、黔东南州教育局《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扫盲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教职成通〔2018〕15号)、黔东南州教育局《关于印发黔东南州2018年教育扶贫“春风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教办通〔2018〕32号)、中共剑河县委办公室 剑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剑河县深度贫困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剑党办发〔2017〕6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剑河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及脱盲再教育工作方案》。

(二)重要意义

以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对我县农村16岁至55岁以下的,非在校生中贫困群体开展脱盲再教育。通过脱盲再教育帮助贫困群众学习汉语汉字,学习政策法规,学习职业技能,学习脱贫典型,学习民族文化。至2019年,实现群众文化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普遍听得懂汉语、看得懂新闻、写得了汉字,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常识。

(三)主要内容

1.精准确定教育对象。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乡镇教育督导办等相关部门,以村为单位,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数,以历年脱盲人员为基础,开展全面精准摸底调查,逐一登记造册,精准核实文盲人数,精准锁定脱盲再教育对象。

2.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各乡镇(街道)要明确脱盲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制定确实切实可行工作方案,对脱盲再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扫盲工作重点人群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16岁至55岁以下的文盲群体,同时积极动员56周岁以上中老年文盲人口参加扫盲学习。

3.拓宽教育培训方式。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类培训中心的资源,按照脱盲再教育学员人数、年龄、性别、文化特点等,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和脱贫需要,创新脱盲再教育培训方式,采取个别辅导与就近办班、传统教学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等多种多样方式送教送考上门,灵活、便捷地开展脱盲再教育。鼓励驻村干部、镇村科技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离退休人员、中小学教师、青年志愿者等充分发挥作用,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按照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

4.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坚持素养和技能并举原则,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原则,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传统美德,纠治等靠要思想,将脱贫再教育密切同脱贫致富、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德育教育、励志教育、进城务工求职等结合,力求贴近生产和生活,以扫除功能性文盲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开展培训。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流动教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等方式灵活施教。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拓宽学习渠道。对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中的培训对象,可充分利用剑河县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构建的校政合作平台进行培训。

5.多措并举阻断新文盲产生。各乡镇(街道)、各学校要继续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确保2018年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优化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要按照“七长双线”目标责任制要求,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和教育保障,从源头阻断新文盲产生。

6.建立脱盲再教育台账。按要求做好扫盲工作数据的统计工作,建立台账,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对达到脱盲要求的学习者发放脱盲证。引导已脱盲人员到公安部门做好脱盲者户籍学历信息的认定更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