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争资引资取得新突破,2022年—2023年,我县共争取到上级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33个(获得资金2.5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获得资金7.4亿元)、国债项目16个(资金3.06亿元)、其他资金项目2个(资金0.36亿元);成功引进重点产业项目53个、到位资金24.24亿元;谋划申报“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64个、总投资161.5亿元,获得“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0.99亿元。2024年初,我县申报“桥头堡”财政专项资金项目3个,拟申请安排资金0.9亿元。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截止目前,我县共纳入“桥头堡”重点突破“十大工程”调度项目14个、总投资60.19亿元。其中,剑河县中药材加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大口黑鲈鱼种苗场养殖基地、墨瑞鳕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剑河县观么、和平、九龙基、柳川、顾得5个风电场项目通过省级核准,贵州京诚药业公司二期配方颗粒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余项目均正常推进实施。
2、产业聚集效益持续增强。工业发展质效提升,2022年以来,我县新引进工业项目4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建成全省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开创了剑河健康医药精深加工从无到有、到强的历史跨越。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我县工业园区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园区产值比重达66.1%。京诚药业、金草药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健康医药总产值达2.6亿元,中医药制造驶入“发展快车道”。顺诚公司二期技改如期推进,实现日产鹿茸菇菌袋14万袋、鲜菇70吨以上,剑河鹿茸菇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单品优势逐步凸显。
3、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文体事业持续提质,建成2个州级易地移民搬迁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示范点,镇江村被州级评为“最佳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团圆歌》获得“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全国一等奖。持续夯实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截止2023年底,全县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58平方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温泉小镇获评全省金汤级温泉度假地、森林康养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合作基地。华润小镇新增为3A级旅游景区、全州十佳民宿打卡点。温泉文化旅游度假区入选全省创建试点名单,剑河旅游品牌越擦越亮。2023年我县旅游总收入26.16亿元、接待游客人次241.71万人,游客人均花费恢复到2019年的145.6%。
4、开放平台基础不断夯实。交通网络持续完善,剑黎高速、锡绣大桥推进顺利。加快推进S405堡子至圭类湾、G211南宫至小丹江等国省干线改造,实施生命防护工程63.27公里,改造危桥2座,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96.5公里。建成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系统,实现水上旅客运输船舶动态监控全覆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着力于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通过建设“7x24小时政务服务站”,为办事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业务办理,真正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大力实施“贵人服务”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窗”“乡镇一窗通办”改革,加快推进“企业之家”“一件事一次办”重点任务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5、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生态防治成效明显,建成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18个、农村污水收集治理工程2个,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和长江“十年禁渔”,成功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获得全省通报表扬。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保持100%。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推动林业碳汇走深走实,发放全州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3700万元。成功承办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剑河分论坛,成立全省第一个“碳汇交易运营中心”。探索碳汇预购增收渠道,与160户林农签订碳汇交易协议,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最高达6万余元,生态红利实现全民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