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盯存量企业满负荷达产增效。一是抓好14家规上存量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二是压实帮扶措施和成效,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和需求,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三是用好中央、省、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做到“应享尽享”,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企业最大化释放产能。
(二)强化服务调度,做优存量。紧盯目标不放松,加强企业用电、用水的保障供给工作,严格落实“一企一策”方案,积极支持培育京诚药业、泰和本草、荣达木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抓好重点企业的生产调度和跟踪服务工作,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原料供应、销售及用工等困难,进一步挖掘企业产能释放,确保企业持续满负荷生产。
(三)强化主体培育,做强增量。紧盯剑河县老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御锦品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适时木业有限公司、贵州仰阿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户拟培育企业,建立动态台账,加大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确保企业满产达产,力争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实现入库,形成增量。
(四)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具备贷款条件的企业融资需求表,主动联系各金融机构,实施一对一、一企一策进行融资贷款服务;落实落地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对于无抵押物无法从银行贷款的企业,建议担保公司发挥作用,积极服务于实体经济。
(五)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经济运行监测,实行动态跟踪、预测分析,州县联动,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切实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增长。
(六)强化工业项目推进成效。牢固树立项目带动发展的理念,以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强化以项目建设排座次、定奖惩的鲜明导向,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七)加快小升规企业建设进度。做好小升规企业前期培育工作,力争按照年初制定的时间节点,升规纳统,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