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民族宗教
剑河县民宗局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
字号: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民宗局积极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助力乡村发展。

一、责任落实情况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2023年中共剑河县民宗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学习内容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目前,我们已经按照计划全面落实了集体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个人自主学习目标等要求;二是强化单位领导的分工协作有序推进工作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实到位。根据本部门实际,经局党组班子研究并下发了《中共剑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关于调整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的通知》《中共剑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关于调整干部职工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各领导班子、干部职工的具体工作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二、政策落实情况

推进《贵州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十二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我局重点帮扶县责任分解任务,一是支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民贸企业给予优惠贷款贴息支持;二是打造一批民族村寨旅游示范。

根据我部门任务表,继上一年我县民贸企业申报认定情况,制定了企业大走访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对我县园区企业和全部的企业进行了大走访活动,同时开展民贸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培训,广泛进行政策宣传,传达国家、省对企业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目前我县成功申报认定了17家民贸企业,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示范方面,今年争取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共850万元,其中590万元投入到我县7个民族特色村寨进行补齐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建设以及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升能力等。其中投入100万元重点打造久仰镇基佑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投入380万元打造柳川镇红色镇江旅游发展项目。

按规定选派驻村干部,积极关心指导驻村帮扶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每年到村调研指导推进工作,每半年听取1次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汇报;关心关爱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按照我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指示,我局选派积极性高农村工作经验足,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2人,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网格员,对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并对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每年单位都会对派驻第一书记和网格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体检;;二是对他们的生活补助费按时兑现;三是按照一月一次的座谈工作了解他们工作状况和需求,单位做他们坚强后盾,让他们放心、大胆并有一个健康身体全身心的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全面摸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工作计划、年度任务清单、驻村工作情况汇报,我局根据帮扶村的实际相应制定了帮扶支持计划。针对帮扶村提出稻田灌溉困难,为了该村稳定基本农田耕种防止农田撂荒和非粮化,我局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5万元投入该村稻田引水项目,当年实现稻田灌溉需求,有效的解决了该村的发展遇到困难,对群众承诺事项有效得到落实,群众满意度极高。

为切实提高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能力、理论水平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按照《2023年全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等要求,我局落实了驻村第一书记参加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工作,派驻帮扶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结对帮扶方面,全局干部1对N的结对子帮扶机制,全覆盖对帮扶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脱贫贫困户、三类户、帮扶村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实现每月深入帮扶对象家走访4次以上,并全面摸清对象的家庭生产生活、收入、务工、就学等情况,实施精准帮扶措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三、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县民宗局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工作,2023年我局争取少数民族资金850万元,根据村级申请、乡镇审核申报,结合实际共建设项目19个,其中产业项目3个(永兴社区镇精品粮油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久仰镇基佑村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剑河县柳川镇红色镇江发展配套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28万元占总投入62%,其他项目16个共投入资金324万元,为我县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产业配套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提质升效。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外出务工、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消防安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文化传承,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和文化底蕴。

四、工作亮点
     (一)创新帮扶模式,县民宗局根据重点帮扶县的部门工作分工,积极探索新的帮扶模式,对民族特色村寨谋划项目进行发展,对县内企业开展民贸企业认定和为民贸企业争取经营性贷款贴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今年以来新认定5家企业为民族贸易企业,我县民贸企业达到17家。帮助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为企业提高产血能力。
     (二)强化政策宣传,重视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通过积极走访,走进企业、深入村居开展相关政策宣传和解读,为提高他们的政策知晓率,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
     (三)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县民宗局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利用我县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谋划发展特色村寨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和特色建筑修缮以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我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基础,推进特色文化、青山绿水等优势转换成生产力等经济增长新格局,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未来工作计划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持续加强政策落实,我们将继续推动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确保我县少数民族群众、特色村寨以及帮扶村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争取重点帮扶县一些好政策落地,受益我县人民群众;加强创新发展思路,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益。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多元化收入; 加强人才培养,我们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技能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继续加强民贸企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方面,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升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将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各民族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元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